(资料图)
通讯员 李彤彤
岱岳区大汶口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围绕造氛围、建队伍、搭平台、抓落实“四步走”创新建立“为民协商”机制,以落实“为民协商”制度为抓手,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,共同抓好基层社会治理,促进村庄和谐稳定。
强宣传,营造协商为民氛围。一是村“两委”干部增加入户走访频率,直接了解村情民意并及时反馈至党支部,在村民心中牢固树立“有事找支部、遇事支部管”的概念。落实村“两委”联系党员、党员联系户的“双联系”制度,实现民意征集全时段、“零盲点”,确保“收集不漏户、户户见党员、红色全覆盖”。二是充分利用村内各类会议向参会党员、村民代表宣传、讲解相关工作机制,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并积极参与议事协商。每月召开一次民情分析梳理会,分析研究网格内走访、服务、综治维稳等相关情况,将其作为协商议事项目化快速处置的重要参考。三是用好立体化宣传渠道,利用各村大喇叭、条幅、微信群及微信公众号等方式,将党的方针政策,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成效等进行全方位宣传,加强村民对党支部工作的认同感。
强机制,搭建“为民协商”平台。一是创新“点题协商+主动协商”的“双协商”机制。“主动协商”即采取“党员吹哨、支部报到”的工作模式,在党员入户走访的基础上,党支部建立健全村民诉求信息台账,最终拟定形成协商议题;“点题协商”即围绕党支部中心工作及上级安排部署,由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对解决事项进行梳理,形成协商议题。二是规范议事流程。确定议题后,党支部组织村“两委”干部、“为民协商”专职工作者走家串户、深度走访,在了解实际情况后形成初步方案,召开议事协商会议,整合包村干部、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党员代表、村民代表等开展民主协商,确保各类主体充分发表意见、建议,最终由党员、村民代表表决通过,形成协商结果和可操作性方案。三是建立“为民协商”议事厅。按照就近、就地、就事、就便原则,只要涉及村民反映强烈的生产生活中的问题、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村情村务,均可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随时召开议事协商会议,通过议事协商平台让矛盾纠纷“不出村”、大事小事“有商量”,不断提振基层治理的“底气”。
强效能,抓好协商议题落地。一是大力做好议事结果公布,通过议事协商会议得出各方主体达成共识的方案后,及时进行议事结果公布。二是形成议题落实台账。每项议题均指定一个具体负责人,明确办理时限,党支部对议题落实情况全程跟进督办,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妥善解决。三是推行“支部吹哨、部门报到”制度。对于无法由村党支部解决的群众诉求,上报至大汶口镇党委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。收到问题诉求后,职能部门主动对接村党组织“报到”,镇、村两级展开沟通协商,共同解决相关难题,并在规定时限内反馈办理情况。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标签:
03-18 14:53:54
03-18 14:51:07
03-18 14:47:48
03-18 14:44:44
03-18 14:40:44
12-04 14:30:57